足厥陰肝經:主治皮膚粗糙、視力衰退、上腹脹滿、面赤易怒等
肝屬乙木,主筋,多血少氣,丑時(1-3時)氣血注入於此。循行路線由足走頭頂,從足大趾指甲基部靠第二趾的側角開始,沿足背上經內腳踝,與足太陰脾經及足少陰腎經交叉於『三陰交』,沿大腿內側入陰毛中,環繞性器至小腹,入屬肝臟,聯絡膽腑,再沿喉嚨連於目系,出額頭與督脈會合於頭頂中央;另一支脈,從目系下行頰車繞唇;又一支脈從肝臟入肺中,與手太陰肺經相接。凡14穴,左右共28穴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足少陽膽經:主治偏頭痛、發燒、胸脅熱痛
膽屬甲木,主骨,多氣少血,子時(23-1時)氣血注入於此。循行路線起於眼外角,上行頭角,下至耳後,沿頸下入『缺盆』;其支脈從耳後入耳內,出耳前至眼外角後方,又一支脈,從眼外角下至眼眶下,下頸與前一支脈會合於『缺盆』,,然後下走胸中,聯絡肝臟,入膽腑,沿脅里,出『氣衝』,繞陰毛,橫入髀厭(股關節)中;直行脈從『缺盆』下行,與前一支脈相合於髀厭,由此下行腿外側,入腳的第四趾內側;又一支脈從足背沿第一腳趾指甲後與足厥陰肝經相連。凡44穴,左右共88穴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手少陽三焦經:主治聽力、視力、喉嚨腫痛等症
三焦屬相火,主氣,多氣少血,亥時(21-23時)氣血注入於此。循行路線起於無名指尖端,沿手背上前臂外側兩骨中間,再沿上臂外側上肩膀,經過『缺盆』向下,與心包經相連,到上、中、下三焦;有一支脈從『壇中』上『缺盆』,上走頸項,連耳後,繞額至眼眶下;又一支脈,從耳後入耳中,出耳前,至眼角外,與足少陽膽經相接。凡23穴,左右共46穴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手厥陰心包經:主治胸痛、呼吸困難、心臟疼痛等症
心包屬相火,主血脈,多血少氣,戍時(19-21時)氣血注入於此。循行路線起於胸中,出屬心包絡,聯絡上、中、下三焦;有一支脈,從胸中行抵腋窩,沿上臂內側入肘中,下行前臂兩筋之間,直達中指尖;又一支脈從『勞宮』直達無名指尖端,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。凡9穴,左右共18穴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足少陰腎經:主治瘦弱、疲勞、呼吸困難等症
腎屬癸水,藏精,主骨髓,多氣多血,酉時(17-19時)氣血注入於此。循行路線起於足小趾下,斜走足心,沿內踝骨後,上腿肚內側,出膝彎內緣,上行大腿內側後緣,通過脊椎,入腎臟,聯絡膀胱;直行脈從腎入肝、肺,沿喉嚨,挾舌根;其支脈從肺聯絡心臟,注於胸中,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。凡27穴,左右共54穴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足太陽膀胱經:主治目脹、脊柱痛、腰痛、痔瘡等
膀胱屬壬水,主筋,多血少氣,申時(15-17時)氣血注入於此。為全身最長的經絡,循行方向由前額走腳底,六臟六腑的俞穴(經氣進入通道)都在此經,最適合做推拿及刮痧。從內眼角『睛明』起,上行交會於巔頂後,分支從巔至耳上角,直行的脈通過後頭部、頸部夾行於脊柱兩旁,直達腰中、背部、腰部,聯絡腎臟,入膀胱;另外從腰中分一隻脈下行入膝彎內;又一支脈,從肩胛挾脊椎下行,與前脈會合於膝彎;由此下穿過腿肚,出外腳踝後方,至小指外側尖端,與足少陰腎經相接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手太陽小腸經:主治耳聾、目黃、頰腫等
小腸屬丙火,多血少氣,主津液,未時(13-15時)氣血注入於此。循行路線由手走頭及小腸,起於小指外側尖端,沿手掌外側及前臂下緣,經肘上臂,出肩後的骨縫,繞行肩胛相交於肩上,再入『缺盆』,聯絡心臟,下行入小腸;另一支脈從『缺盆』沿頸上頰,至眼外角轉入耳內;又一支脈從頰走鼻、眼,從『睛明』斜行於顴骨,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。凡19穴,左右共38穴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手少陰心經:主治喉乾、心痛、口渴欲飲、眼睛發黃、胸肋疼痛等
心屬丁火,主血脈,多氣少血,午時(11-13時)氣血注入於此。循行路線從心中下絡小腸,上絡咽喉、眼睛;直行的脈又從心上的肺經橫出腋窩下,沿上臂內側後緣,下行肘內,循掌後出小指之端,與手太陽小腸經相接。凡9穴,左右共18穴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足太陰脾經:主治全身重滯、腹脹、作嘔、舌強等症
脾屬己土,多氣少血,主運化肌肉、統血,巳時(9-11時)經血注入於此。循行路線由腳走到胸腹、舌下,自腳大趾尖端內側『隱白』穴,通過內腳踝、脛骨內側後方、鼠蹊部後直抵腹內,入脾臟,聯絡胃腑,再走胸、腋下後,上行至咽喉,連於舌根,散於舌下;有一支脈從胃部上注於心中,與手少陰心經相接。脾經凡21穴,左右共42穴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足陽明胃經-主治胃病、消化吸收等症狀
胃屬戍土,主通降,氣血皆多,辰時(7-9點)氣血注入此經。循行路線由頭走腳,自鼻樑兩旁凹陷處起,在『睛明』旁納足太陽膀胱經,從眼睛下方入上牙齦,繞口唇,左右兩條胃經相交於唇下的『承漿』處,再通過下顎、耳前,沿髮際到額顱的『頭維』;另有一支脈從『大迎』下行入鎖骨凹陷處的『缺盆』,通過胃腑聯絡脾臟,再從胃下行於腹,至鼠蹊部的『氣衝』;直行部分從『缺盆』下行,經過胸腹、在鼠蹊部與前支脈會合後,順著大腿經過膝蓋,沿著脛骨的外側至足中指與食指之間,以『厲兌』為終點;另一支脈,從『足三里』走腳背入足大趾交『隱白』,與足太陰脾經相接。凡45穴,左右共90穴。

selfgu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 3